如肠炎、积食、瘤胃停滞、胃扩张、胃胀、大肠便秘等,长期消化系统疾病可能导致营养吸收障碍,进一步影响肝脏功能。
如肝硬化、肝炎或其他肝脏感染,这些疾病可能引发门脉高压,从而导致腹水形成。
例如长期摄入水分过多或者食物不洁(如霉变食物),导致肠道炎症反应和肝脏负担加重。
某些寄生虫感染也可能损害肝脏功能,间接造成腹水。
竹鼠感染寄生虫的途径主要是:1、粪便 2、饲料(不干净的食物或含有寄生虫虫卵污染的饲料)3、外来动物接触 而引起发病。
竹鼠皮肤病是指竹鼠身体表面出现红疹、瘙痒、脱毛等症状的疾病。其原因可能有多种因素导致:环境因素、饮食因素、疾病因素。
竹鼠上火主要原因是缺少水分导致,而竹子主要是为竹鼠提供纤维素,水分较少,在高温天气无法满足竹鼠水分的需要。当温度高于25°时,竹鼠对于竹子的采食量下降。当高温连续超过三天,不做任何预防就会出现,部分数会出现上火!
应粗料为主,精料为辅,不能喂太干,导致上火便秘,而最终产仔出现难产。
怀孕初期(1-15天)竹鼠在池子里频繁转动,烦躁不安,不爱整理窝,奶头红润,平时打扫时要咬住扫把。中期(15-30天)通常怀孕母竹鼠比较爱睡觉,不太爱活动,奶头粉红挺立,比前期明显胀大圆润,奶头周围出现无毛区,毛发向四周伏倒。后期(30-45天)体重随着怀孕时间推移而逐渐增加,腹部鼓起,腹沟饱满,个别母鼠能捏出奶水。
初养竹鼠养殖户头胎一般1~3只,饲养管理成熟的养殖户一般3~5只。
各有优缺点,初养竹鼠建议一公一母好,技术成熟后群养好。群养容易打架和容易逃跑,因有多公多母,繁殖能力强的会和多只母鼠交配从而提高竹鼠怀孕率。群养池,小鼠传染性很强且不易发现,非常容易致命,未发现小鼠死亡率极高。不易做配种记录管理,有可能后期出现近亲繁殖。
竹鼠口腔炎早期症状:采食量下降、蜷缩一团不爱活动、口腔内壁泛红外加流口水,舌头或者牙龈、口腔内壁长脓泡。
竹鼠拉便,变得小而硬,由椭圆变得像球形,色变黑。
夏季做好防暑降温的工作,尽量避免在白天长途运输,防止竹鼠拥挤,保证适当通风,供给足够的饮水及多汁甘蔗等青粗料。鼠舍要通风凉爽,减小饲养密度,炎热夏季可采取喷水喷雾或用井水泼湿栏舍、在舍旁放置冰块、采用水帘等措施进行降温。可用绿豆煮水喂鼠。